为推动整体勘察设计行业高质量发展,提升各企业设计力量建设,深圳市勘察设计行业协会建筑专委会定于2022年10月28日召开“深圳新力量设计实录”交流分享会,会议将邀请多家深圳先锋事务所,分享建筑设计经验。
活动时间
2022年10月28日(星期五)14:30-18:30
主办单位
深圳市勘察设计行业协会建筑专委会
协办单位
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
孟建民设计团队
合作媒体
archrace
《三个“改造”》
印实博
对角线建筑主持建筑师
对角线今年在参与新建公共项目设计的同时,也开始关注建筑的重塑与改造,这使对角线有机会去更贴切的去理解现实环境和使用者的真实需求。相比于竞赛中鲜明的概念,在设计的过程中,对角线会更在乎从与他们的对话中寻找、甄别问题,因此,动词取代了名词,文本转换为叙事,将一系列具体的操作糅合成一条集中的线索,锚固于旧建筑之上,从而使改造的价值或明或暗地浮现出来。
《配角建筑》
成行
深圳成行建筑工作室创始人
以城市公共空间日常使用的角度来梳理环境与建筑的关系,反思过度形式化的建筑语言。用服务周边环境,支撑日常活动的视角,寻找配角式的,弱风格化的建筑设计策略。
《局内近作分享》
张之杨
局内设计创始人、主持建筑师
2007年成立之初,局内设计坚定地选择了深圳这座既熟悉又陌生的城市。它持续充沛的能量,对所有改变和可能性的开放包容态度鼓励我们这些好奇的“局外人”从基因的底层逐步融入这座城市,进而不知不觉中变成其中一个典型样本。
局内设计习惯于质疑学院派建筑师救世主般的精英态度;同时也警惕沦落为资本和意识形态工具的自我阉割。乐观的相信建筑师可以成为主观的启蒙者(Messenger)抑或一个追梦者(Dreamer)。
《小大之间》
陈东华
陈东华建筑事务所创始人
“小”与“大”是团队项目和研究里的两种极端,也是两种不同观看外部世界的建筑师视角。“小”关心的是局部的、个体的、琐碎的甚至是弱的事物,而“大”则是集中于整体的策略和至上而下的宏观驱动。两者互动之间的张力与过程,激发了对传统“局部与整体关系”的碎片式断裂,并引发起“未知”的结果。
《75%》
左龙
梓集fabersociety 创始人、建筑师
近几年很多项目的设计过程中,梓集时刻提醒自己注意留白。空间应当如何回应场地与功能的具体性,同时又留有变化和生长的可能性?介由梓集近期几个不同尺度和类型的项目,与大家一同讨论建筑设计中的弹性策略。
主持人:杨旭
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
执行总建筑师、副总经理
腾讯会议ID:521-390-222
内容来自:archrace